辽宁省实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理
- 名字加载中
-
104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 共 16 页(0.6 M)
-
2019-12-28 17:28:41
文档简介:
辽宁省实验中学 2017――2018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 高一理科文综试卷
考试时间:90 分钟 试题满分:150 分 本卷共 120 道单选题, 每小题 1.25 分。 其中 1-40 为历史部分, 41-80 为地理部分; 80-120 为政治部分。答案请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。 1.“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” 。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共性,成为国人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。 这种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.宗法制 B.世袭制 C.分封制 D.禅让制 2.《礼记・孔子闲居》中,子夏询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民之父母,孔子说: “夫民之父母,必 达于礼乐之原。 ”即君主、卿大夫应当遵守礼乐之规则,才能为民之父母。这说明礼乐制 度的主要作用是 A.强调民本观念 B.强化等级秩序 C.缓和社会矛盾 D.规范统治行为 3.《左传・宣公三年》记载: “公元前 606 年,楚庄王伐陆浑之戎,遂至于洛,观兵于周疆。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。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。 ”该故事反映了 A.春秋时期战乱频繁 B.西周宗法观念淡化 C.周王室以仁政治国 D.礼制等级关系松弛 4.柳宗元论及秦汉史事与制度时,用“有叛人而无叛吏”“有叛国而无叛郡”相评。其所肯 , 定的制度是 A.分封制 B.宗法制 C.郡县制 D.世官制 5.《封建论》中这样评价秦始皇废封建、行郡县: “其为制,公之大者也……公天下之端自始 皇。 ”郡县制“公天下”主要体现在 A.地主阶级开始夺取政权 B.按照德才察举官员 C.布衣将相格局全面形成 D.依据能绩任免官吏 6.明代思想家李贽在《史纲评要.后秦记》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“千古创论” 。 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 A.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 B.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 C.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 D.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7.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,史家常以“汉承秦制”作论。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.皇帝制与郡县制 B.郡县制与刺史制 C.皇帝制与封国制 D.丞相制与刺史制 8.东汉顺帝时期,从尚书令左雄建议,凡举来之人,须先初试于府,次复试于端门。自此, 察举制度除重名声外,又增加考试。这种改革 A.革除了察举制的固有弊端 B.使用人权收归中央政府 C.为科举制的开创提供借鉴 D.打破以门第选官的格局 9.《资治通鉴・唐纪》“凡军国大事,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,杂署其名,谓之五花判事。中 : 书侍郎、中书令省审之,给事中、黄门侍郎驳正之。上始申明旧制,由是鲜有败事。 ”这 一举措 A.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矛盾 B.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C.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.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10.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: “在唐?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