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121教育文库

上传文档
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语文 > 高中 > 高一 > 16.1《赤壁赋》(教案)2020-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(部编版必修上册)

16.1《赤壁赋》(教案)2020-2021学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同步备课(部编版必修上册)

  • 资料君
  • 0 次阅读
  • 0 次下载
  • 2020-12-24 20:25:00
VIP免费

还剩... 页未读,继续阅读

免费阅读已结束,点击付费阅读剩下 ...

¥ 0 元,已有0人购买

免费阅读

阅读已结束,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

¥ 0.3 元,已有0人下载

付费下载
文档简介:

《赤壁赋》《赤壁赋》教案教案【教材定位】【教材定位】《赤壁赋》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一篇课文,这篇课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,写于宋神宗时期。当时,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(今湖北黄冈)。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上重要的分水岭,在此期间,他创作了著名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和前后《赤壁赋》。本文为前《赤壁赋》,文章写景充满诗情画意,并采用“主客问答”的说理方式,逐层阐述作者的观点,思想认识逐步深化。全文通过铺陈和排比形成了一种整饬之美。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,我们要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,在读通、读懂的基础上,梳理文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,抓住文章写景、抒情、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,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【素养目标】【素养目标】1.了解苏轼的生平、作品,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,积累文化常识。2.积累文言实词、虚词及文言句式,疏通文意并背诵全文。3.了解赋的相关知识,了解作品“以文为赋”,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,鉴赏语言艺术。4.体会课文景、情、理交融的特点,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。【教学重【教学重难难点】点】体会课文景、情、理交融的特点,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,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。【教学方法】【教学方法】情景教学法、诵读法、合作探究法。【教学过程】【教学过程】一、情景导入一、情景导入“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。”苏轼在赤壁之上,发出了人生的感叹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篇《赤壁赋》。二、知人论世二、知人论世11..了解作者了解作者——苏轼苏轼苏轼(1037——1101年),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四川眉州眉山人,与其父、弟同列“唐宋散文八大家”,后人称之为“三苏”。苏轼一生宦海沉浮、仕途坎坷,自己总结一生为“问余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澹州”(《自题金山画像》)。但是,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,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。

资料君
资料君
  • 18620

    文档
  • 1553.55

    金币
Ta的主页 发私信

18620篇文档

评论

发表评论
< /11 > 付费下载 ¥ 0.3 元

121教育文库

Copyright © 121教育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. 辽ICP备16009888号-4     辽公网安备21010602001057
×
保存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