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级化学上册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燃烧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沪教版
- 资料君
-
16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 共 2 页(0.05 M)
-
2020-01-03 20:35:49
文档简介:
第1节
一、目标定向
常见的化学反应――燃烧(第二课时)
1、认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,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。 2、能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、爆炸现象发生的原因。 二、个体自学(阅读教材、思考问题) 1、 爆炸。 2、 防止发生爆炸。 3、灭火的三个原理 (1) (2) (3) 4、 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, 如 打电话报警等。 5、发生下列情况时,你会采取什么方法灭火? ①炒菜锅中食油起火 ②农村田埂中,稻草堆起火 ③在实验室不慎碰翻酒精灯,酒精在桌面上起火 三、同伴互导 1、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。 2、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。 四、教师解难 1、发生森林火灾时,顺风跑还是逆风跑? , ; ; 。 , 、 、 、 、 都是依据这一原理。 等场所,应杜绝一切火种, ,就会引起
2、房间里发生火灾时能不能立即打开门窗?为什么?
3、煤矿为了防止发生瓦斯爆炸常采取哪些措施?
0
五、练习检测 1.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( ) ①N2 和 O2;②H2 和空气;③煤气和空气;④面粉尘和空气;⑤CO 和 H2 A.①②③④ B.②③④ C.③④⑤ D.①②③④⑤ 2.为了保证旅客安全,交通部门规定:严禁旅客携带易燃、易爆、腐蚀品和危险品等进 站上车。下列物品中,能携带上车的是( ) A.汽油 B.鞭炮 C.酒精 D.合成洗衣粉 3.欲使燃着的酒精灯熄灭,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( ) A.只要使酒精灯隔绝空气 B.只要把温度减低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C.必须使酒精灯隔绝空气并且降温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D.使酒精灯隔绝空气或者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. 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。 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 (防火带) 的主要目的是 ( ) A.降低着火点 B.隔绝空气 C.隔离可燃物 D.沿通道扩散浓烟 5.面粉厂、汽车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()
六、补充学习 1.为防止伤害性事故的发生,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( ) A.存放易燃、易爆物的仓库,严禁穿化纤衣服入内 B.防止易燃品着火后发生爆炸,储存与运输时一定不可密封 C.工厂擦机器的油抹布,不可长期堆放,要及时处理 D.煤气泄露,切不可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的开关,应关闭阀门,打开门窗通风 2.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( ) A.实验时碰倒酒精灯,酒精在桌上燃烧,可用湿抹布扑盖 B.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,可以喷大量水 C.电线短路引起电器着火时,可用水浇灭 D.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时,可用锅盖盖灭 3.以下几种消防安全标志中,禁止燃放鞭炮的是: (填序号,下同),禁止吸烟 的是 。
1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