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+答案
- 资料君
-
28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 共 10 页(0.11 M)
-
2019-12-25 21:22:12
文档简介:
东北育才高中部 19―20 学年度 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历史科试卷
答题时间:90 分钟 满分:100 分 第Ⅰ卷(选择题,共 48 分)
本卷共 32 个小题,每小题 1.5 分,共 48 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。
1.据《史记》记载:周公长子伯禽被封到鲁地,三年后向周公“报政” ,周公问: “何迟也?” 伯禽答: “变其俗,革其礼,丧三年然后除之,故迟。 ”这表明分封制 A.确立了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 C.推动了周文化向周边地区传播 B.导致各路诸侯割据混战 D.扩大了周政权统治区域
2.据史书记载:元朔元年,有司奏“令二千石举孝廉,所以化元元,移风易俗也” ,且“非 有实行可见者,不容谬举” 。这说明察举制 A.具有严格的选举程序 C.兼有社会教化的功能 B.解决了官员空缺的问题 D.使地方获得自主用人权
3.黄宗羲《明夷待访录》记载:“东汉太学三万人,危言深论,不隐豪强,公卿避其贬议…… 郡县公议,请名儒主之……太学祭酒,推择当世大儒,其重与宰相等,或宰相退处为之…… 祭酒南面讲学,天子亦就弟子之列,”据此可知,东汉时的太学 A.发挥了一定的?c论监督职能 C.是社会是非公道的判定机构 B.是国家的最高学府 D.限制了君主的集权
4.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,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。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 重考卷,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,考生的声名、影响、家世、地位,等等;有时甚至完全不 看考卷,未曾开考,名次已定。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.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 C.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 B.继承了前代的遗风 D.未得到平民的认可
5.宋代常出现“冲龄即位”的幼主,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。一旦皇帝长大成人,具 备亲政能力,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,迫使后妃撤帘归政,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。 这反映了宋代 A.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C.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B.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D.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
6.据史料记载: “明制,六部分莅天下事,内阁不得侵。至严嵩,始阴挠部权。迨张居正时, 部权尽归内阁,逡巡请事如属吏,祖制由此变。 ”这一变化表明明代内阁 A.上升为法定的中枢机构 C.对皇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B.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 D.客观上强化了君主权力
7.根据《南京条约》文本,五口通商后,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,不得入城; 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。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,有损天朝体面。广州官府默 许士?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