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沪教版
- 名字加载中
-
5 次阅读
-
0 次下载
- 共 2 页(0.11 M)
-
2020-01-03 20:38:41
文档简介:
第 3 节物质的溶解性(第一课时)
一、目标定向 1、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、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,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。 二、个体自学(阅读教材、思考问题) 1、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: ① 而氢氧化钙 ②同一物质在 于水。 (填“易”或“难” ) ③溶解性还与 “越大”或“越小”;而 ) 溶解。 3、 4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①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方法: ②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方法: 三、同伴互导 1、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。 2、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。 四、教师解难 1、影响气体物质溶解性的两个重要因素?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,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。 有关。 对于多数物质随着 升高, 其溶解性 、 (填 。 等有机溶剂来 相反,温度越高,其溶解性 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。如:食盐和蔗糖 溶于水。 (填“易”或“难” ) 的溶解性不同。如:食用油 于汽油,但却 溶 溶于水,
2、在生活和生产实际中,在水中难溶的物质,常用
2、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吗?
五、练习检测 1、下列因素中,与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有关的是 ①溶质的性质 ②溶剂的性质 ③溶剂的量 ④ 温度 ⑤固体溶质的形状 A.①③⑤ B.①②④ C. ②④⑤ D. ①④⑤
0
(
)
2、25℃时,从某饱和食盐水中取出一部分,则剩下的溶液一定是 A.饱和溶液 C.浓溶液 A.非常浓的溶液 B.不饱和溶液 D.稀溶液
(
)
3、在一定温度下,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B.很稀的溶液 C.增加该溶质,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.增加该溶质,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
(
)
4、下述方法中:①加水,②加硝酸钾,③蒸发水,④冷却,⑤加热但保持溶液质量不变, ⑥加饱和硝酸钾溶液。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的是 A.①②⑤ 质质量分数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B.①⑤⑥ C.②③④ D.②④⑥ ( ) ( )
5、20℃时,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固体,充分搅拌后,所得溶液中溶
6、含有蔗糖晶体的溶液 A,从冰箱里取出放置一段时间后,晶体慢慢消失,形成溶液 B。 对于溶液 A 和 B,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_,相比较其中属于浓溶液____________。 六、补充学习 1、要确定 t℃时溶有某固体溶质的溶液是否饱和,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.加热溶液 B.把溶液冷却 C.再加入一些该固体 ( ) D.倒出一些溶剂 ( ) `
2、20℃时,往 50g 硝酸钾溶液中加 5g 硝酸钾晶体,充分搅拌后,尚有部分晶体未溶解。 稍加热后,晶体全部溶解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、搅拌后加热前一定是饱和溶液 B?
评论
发表评论